马克思主义学院“行走的思政课”——走进章丘城子崖遗址博物馆

时间:2025-05-17 点击数:


在世界博物馆日到来之际,5月15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40余名师生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开展“探寻文明遗址 弘扬传统文化”—行走的思政课活动。



城子崖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高地,它是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、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古城址,作为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,城子崖的发掘彻底打破了“中国文化西来说”,被誉为中国的“考古圣地”。师生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带领下依次参观了“序厅”及“龙山破晓-西河、小荆山遗址”、“文明之星-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”、“考古圣地-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觉”、“济南寻根-东平陵城”、“结束语”等6个展厅。师生们跨越时光隧道,探寻了龙山文化发源,感悟了中华文明的持久魅力。其中,最让大多数同学所叹服的是镇馆之宝的黑陶杯,其“黑如漆”、“亮如镜”、“薄如壳”、“硬如瓷”的特征让同学们对当时古人陶艺制作技术的高超赞叹不已。

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山东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,也是开展思政教育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,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弘扬民族文化,推动非遗产业发展,加强树立学生文化自信,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实践平台。同时,本次实践教学也是科学构建“思政小课堂+社会大课堂”的“大思政课”格局的一次有益探索。今后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着力加强实践教学,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,继续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,全面推进落实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。


文字:张云萍

图片:考秀坤

编辑:谢慧

审核:初审:魏晓红

终审:王冠松

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